•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JOP:国外同行眼中的中国肿瘤治疗现状

[复制链接]
2182 2 w8351 发表于 2013-4-5 10:43:04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3-04-04 13: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ecoliDH5
) ~* ]1 W) I' s8 e4 v
, e# k- U* s$ y/ p; y4 |
- \: d; E; o2 _% E* {      在2013年3月26日在线出版的Journal of Oncology Practice上,上海百瑞肿瘤中心(ProMed Cancer center)副首席医务官David H. Garfield博士等人刊文介绍了国外同行眼中的中国肿瘤治疗现状。丁香园肿瘤频道撷取部分摘译如下:
8 w" H3 f  n/ l' ?# T& O; r% x
, H: E0 ?; b* U关于医患关系" I, y6 q& \4 }+ u; Q: H+ p
+ p7 {$ @# H; P0 M3 |
中国大陆人对医患关系的态度与西方人大相径庭。患者/家属与医师间缺乏信任,部分原因是,中国城市的全科医师较为匮乏,这导致长期以来良性医患关系的缺失。给人的感觉是,治疗仅为私利而提供,这种现象更甚于西方。在中国大陆,某人生病后,他会直接去医院,包括传统的中医院看病,但绝不会去非医院系统的医疗从业者处去看病。医院可以提供几乎全部的医疗服务。  N7 X, ]1 w# S
举例而言,如果某些患者每周需接受一次化疗,或每周放疗5天,他们会愉快地全天候待在医院里,尤其具有吸引力的是,这些患者可以躺在VIP楼层上,住院治疗期可长达1月多,在此期间,患者的吃住都在医院里解决。8 r% V6 t3 O3 t* _6 t5 W
关于中国的肿瘤科
' ^+ }. m$ f+ ?" Y& u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由于政府的作用,找医生看病的开支并不昂贵。这导致上海民众对医疗服务出现了普遍抱怨:医生花费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实在有限。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如果要在2小时内给近40位患者看完病,这就意味着在每名患者身上花费3分钟,每位患者约花费40美元。这位医生在另一天里,需要给80至100名患者看病,并向每位患者收取3.50美元挂号费。在这几分钟内,极少医生会有时间对患者进行体质检查。一般只是问几个问题,简单浏览一下影像结果、实验检测结果及肿瘤标记物等,仅此而已。
: w, I& o* k; o. V: `7 m, U! [
% ?) |) t; g* a! Y! k/ @. p! j3 K关于患者、医师3 G& y& n/ J5 S, u6 \  a
  \& X8 O' U4 O" S
认为自己得上或被诊断出癌症的中国患者会要求进行某些检测,但医生不会对其必要性进行争辩,而是选择默许,也不会把这些患者的抱怨反映给医院管理者。医生需要当心的是,如果患者结局不好,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就会有行政警告、诉讼或甚至身体伤害的风险。
2 @6 Y. n  \$ c; E% `( u
5 e6 m( E; H9 ?( G9 y2 N' I关于尊重生命$ e7 Y/ G3 z" ^2 t* c

1 A. x1 H6 K  h; |9 W" H# S6 HLucy Lu(肿瘤科护士):我们中心的西方医生把疑难病症试做挑战,而中国医生则首先考量自己的风险,对帮助患者犹豫不决。我们曾见到,一名55岁的肺癌患者因为严重咳血而被另一家医院的放疗医生拒绝治疗,因为他们说,出血情况太严重。而实际情况是,他们不想因为不好的结局而承担责任。$ d" r( J" V3 B: A% y

5 u  U2 I% {6 r9 R3 U3 y* w0 w
3 K. W$ U0 E. G关于咨询vs意见. t, Q% L; \: K$ \* d

* g  _) @1 |6 A1 o2 k1 v患者难免会从医生处寻求意见,这常引起患者/家属的困惑。朋友、朋友的朋友或医生的朋友,都会提供意见,但他们对于病情都没多少了解,但与医生处得到的正规咨询相比,他们常更值得信任,也更被人注重。2 J) o1 Z0 C4 ^( ~; l5 ]+ T* e

/ U, d  X, P% ^% f% o1 r1 T
0 G* x4 W, h( F0 P( [  M关于治疗:谁花钱,花多少?7 z  c- l9 P# Z3 P! o& P
; o7 g" }8 ~9 S) l' O. E
作为一家可在现场提供放疗、化疗及影像学服务的私营机构,笔者所在中心的开支及费用高于公立医院。起初令患者惊讶的是,在中国的这家自由经营的新机构中,什么东西,甚至于全血计数的价格都可以协商。中心的政策是,患者每次就诊及手术,包括每日一次的放疗时,必须预付费,且不予退还。
" @8 |( d! A; K0 L# j  W  N+ a" }$ @( J: ?) E6 {6 Z
$ n. v  Q& l2 g2 X- V
Lucy Lu:我们中心的西方肿瘤科医生在做出治疗方案时,会把指南作为参考依据,而中国医师通常根本不看指南。比如,在降低脊髓或脑部伤处水肿时,西方已经使用地塞米松多年,而中国医生惯常使用的药物则是甘露醇,有时甚至每日使用,唯恐因地塞米松而出现不良事件报告。针对淋巴瘤患者使用阿霉素的情况也似乎也比较有限,这可能因为过度担心心脏病风险所致。西方肿瘤科医生与中国医生对输血标准的差异也是明显的。中国医生在患者血红蛋白不小于6.0 g的情况下,绝不会给患者输血,无论患者年龄或症状如何。而许多在西方医生看来比较简单的门诊手术在中国也变得复杂起来。
! u8 m9 m' F' p3 G" d5 B8 [+ V
; N6 H9 d% p: T" I# c. R5 D* p7 b
: c8 |" j6 Q: R4 @, g, l" h! m* K3 E7 A/ p

, P- B$ ?) S4 @& o关于交流和翻译
% p) Z& q0 `: y, Y6 O. j" T  B+ p* y+ C% h, |, [, s5 ^6 i8 l, Q4 n
尽管中心的护士英语流利,但她们常不能准确地把患者或家属的话准确地翻译出来。
& _  @; c. w) d2 a  W3 L- E$ n) U$ p% V$ D* U, b+ G
) t# O* z% n9 ^0 z- i0 ~: [" M& t. c4 R$ {
关于遇到的病例% A/ L& v8 d' [& ?- z3 E" T

. r3 X& i- d( q/ Z( N% i! ^某些患者同时存在似乎并无关系的癌症,比如肾细胞癌及乳腺癌。尽管这种现象在西方较为罕见,但在中国常需要进行考虑,而不能仅认为一处病变是另一处转移所致。但中国医生常认为这仅是一种癌症。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综合肿瘤学训练。因此,对于某些存在两种可治愈癌症的患者,多数按照不可治愈的转移性癌症处理。, y- A( v5 W& {- F) N: ]3 G
关于中国的肿瘤科医生) P* V  W2 Q4 ~- f9 }
中国共约有8,000名注册肿瘤科医师,但知识面较为狭窄,如果遇到一个专业外的问题,比如乳腺癌或肺癌时,他们会措手不及。放疗、内科及肿瘤外科的医生互相视为竞争对手,而不认为是同行。治疗癌症患者取决于那个专业的医生首先接诊。外科医生和肿瘤放射科医生可以进行化疗。胸科医生和肿瘤内科医生常常不认同局部治疗是一种充分的疗法。对于存在上腔静脉阻塞的患者、脑转移或脊髓转移的患者以及病理分数不明的患者,仅需将化疗方案改变即可。转移性或IV期乳腺癌患者常通过双药及三药联合治疗方案治疗,似乎他们仅是早期患者,且极少考虑使用抗雌激素疗法。此外常见到的情况是,对于病理或影像学报告仅一看了事,而并不与病理医师或放射医师进行后续探讨。似乎他们缺乏综合肿瘤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v* ~3 q/ V) V1 e9 G
% I* \5 {4 H  l! g" Y$ j3 v

$ }4 E/ |% ?# Q$ d/ m3 W# Y- ]4 q8 z; B7 h
关于患者隐私$ ]; w5 @; P) T4 L- |' ]1 h8 c0 Z) M

0 P) q) l7 {  e+ _6 r8 M3 D7 K这里似乎并不存在所谓的患者秘密和隐私。实际上,在和一位患者交谈时,另一位患者或家属会侧耳倾听、打断谈话、发表意见甚至表示不同意见。在大型医院门诊诊室中,除医务人员外,还有三组人员:等候接诊的患者(肯定有人陪伴);另一组等候接诊的患者;还有一组是之前曾经接诊过的患者。此外,还可能出现另外一组患者的代表,以窥视进展如何。总之,混乱程度无法形容。
3 g2 l( Z) _: t* U: I关于治疗的质量控制、药物开支及可用性: B! ~! Z& Y" k2 U# z2 H7 e5 n
中国患者购买的药物通常是最便宜的(如卡培他滨),但中国或印度生产的药物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因为这些地方的质量控制措施聊胜于无。即使在公立医院里,抗癌药物也是价格不菲。因此,尽管可以买到诸多新型单克隆抗体药物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但除有钱人以往,普罗大众根本无力承担。而对于包括拉帕替尼、氨柔比星、艾利布林和依维莫司在内的其他药物,则只能从邻近国家或香港搞到。由于放疗设备需要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为100例至140例患者提供治疗,因此即使想对放疗进行质量控制,其质量也令人堪忧。
3 V/ E8 z" R# ]- i
" h, f" G0 Y/ w# S9 Q2 z5 ]1 ?+ ^) z. E0 [# F6 Q# N% C; F5 [1 [2 x! r3 s
" p' x- K+ [0 v5 k7 `3 [: e% I
关于依从性及信任问题: w+ G' {8 {+ X5 U' e3 n7 z

- R# \4 t% x* |# N1 [3 P; @由于缺乏对医生的信任,因此一旦治疗无效,患者选择的并不是对治疗情况进行报告,而是直接转院,他们根本不知道甚至不关心我们可能会尝试其他治疗手段。他们认为,既然医生无法成功施治,那么也无需相信他们可通过其他手段控制病情。笔者诊治的多数患者病情较晚较重,且之前曾接受过治疗。因此,笔者找到有效的初始拯救治疗方案的可能性并不高。8 r/ O! [3 y) ^& J
总而言之,笔者的经历里充满了挑战性。你不可能事先对将要面对情况做出预期。你可能会获得成功,但决不可能是有效率地获得。你需要了解并尊重中国文化,并按他人要求的那样,尝试(这可能比较困难)不去做出论断。正如需要对所谓的“面子”给与足够重视一样,耐心是也是必须的,而这也是中国人普遍具有的特点。
, _7 a3 J+ a' \0 R- Q编辑: 文超

2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13-4-8 09:56

nsxz  大学一年级 发表于 2013-4-8 09: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
谢谢!
" n, {; z( C  P. m7 A中国的问题多了去,医患关系只是一滴水。
定江定海  大学三年级 发表于 2013-4-8 09: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问题是有,但是这次住院看医保也搞得不错,尤其是农村医保这一块。还是国家经济发展了,有钱了,不管医院黑不黑,老百姓还是有受惠的。倒是那些中药骗子国家要大胆管下,否则真是给正规的中医抹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