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营养课堂小助手 于 2019-11-14 22:52 编辑 . p' E* l1 i! I8 }- H( W8 J
# F% j% [) `; k% s7 D$ w
. _2 j# `" t3 D L i2 |. a Z8 u5 I
发热,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感冒所引发的症状而已。还有可能是病情进展,甚至是病情出现转折的标志。 ! T& Y! o+ s# j. J
9 {% f' W* w `7 F; Q4 C' D4 P- q! q
那么肿瘤患者一旦出现发热、体温升高等现象之后,要怎么办呢?
. O6 V5 J0 {! p" P% V) A
一、肿瘤患者发热7大原因
! L6 W3 ]; A! ]2 D/ g 1. 普通感染$ f* @: B/ V% i" j
这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发热原因,一般来说是由于细菌、病菌、霉菌感染所导致的。
; s$ O- E3 B6 O' C# B0 [* M众多周知,肿瘤患者的体质差,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特别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更为常见)。1 Q2 C5 a+ Z4 n
, B" U' u8 g4 Q4 B
2. 药物热
1 p2 X( `4 a* P9 Q& o1 l/ h肿瘤患者常常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药物,如博来霉素、顺铂、干扰素、白介素、唑来膦酸等等,这类药物常见副作用就有发热。
) c0 |% I( v! D: ]$ p# }# b还有输血及血制品有关的致热原性反应也会导致发热,比如输注白蛋白,输血等。) n- g& S, M4 f; v! s# D
. |+ L/ o4 ~2 B) j, {* N/ ~7 h1 B) m
3. 脑转移后中枢性发热
6 D/ C) ^/ J. b6 _$ K当癌转移至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这类发热不多见,可作脑CT或者核磁确诊。4 f" O: ^) z7 [# i
# O* N8 F, o e. v4. 放疗后发热
+ B4 X9 ?3 O4 S5 b主要由放射性肺炎引起。食道癌,肺癌,纵膈肿瘤患者往往可能会进行放疗,射线剂量和累积可能会造成放射性肺损伤,继而引发放射性肺炎,可根据病史、体检及胸部X线而诊断。
8 B3 i# B6 S& ~" h( [% W6 j/ ?) x6 C; {# O
5. 化疗后发热. Q# e" ?: w& i; J; f1 f
据估计,化疗后9成以上的患者会出现白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患者中约70%的发热由感染引起。
# T" ?9 m5 {5 z5 f/ o6 G4 t8 R6 l7 ?0 @8 B
6. 激素热/ x5 [7 X: @1 Y7 v" d
由于脑肿瘤或者某些特殊癌症需大剂量长程使用皮质激素。激素应用后引起的肾上腺危象,一般比较罕见。. M7 O6 M" x7 ~3 D' k: c/ t
) j8 R& I9 W: ], Z+ C; E- j$ i3 i7. 肿瘤热
! ?! N2 D, k8 d: j2 j% ~当排除上述原因而未发现感染性病因时, 必须考虑肿瘤性发热的可能性。$ b& N- ^1 z: @+ f6 _* y6 o8 a
. T( G4 }5 J: |2 j% @0 @& ?1 T/ [& o5 j二、不同原因的发热体温有什么特点? : D. n' F% p. Y: r& U/ o
1. 发热
. [2 R: E7 d! t. o$ ~0 p一般来说,与输血或者药物有关的发热持续时间短、发热常在治疗后24小时内自行消退。; b; \1 t& E$ G$ `
" q5 u( y ~7 y- M ?4 D" D2. 脑转移引起的发热
+ k( H3 B3 |5 |. u( ^. I/ y: S突然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持续高热,虽然高热却无颜面潮红等表现,反而可见皮肤干燥、四肢发凉。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疗效欠佳。0 f; e$ c, q! V* I# L
& Q9 a& v6 b m- E# g+ [6 X( K2 @
3. 感染性发热
5 y9 `1 {* ^0 S" t% v8 U# p1 e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多有伴随症状,如咳嗽咳痰,尿频尿急等等。/ h9 e* C$ H6 o( x
. a6 H: T/ d% o/ L' S
4. 肿瘤性发热
( b/ D6 ]. A$ C(1)每天中至少有一次体温大于37.5℃,且多数不超过38.5 ℃;& a% @2 B( I/ p+ F
(2)发热超过2周;) ]0 v' i. B1 J$ R* C) d; J
(3)各种化验检查无感染证据;
: h3 \8 Y3 |0 X0 d. ?! I(4)无过敏情况;7 _: _% n& k+ A1 m, r
(5)用经验性及合适抗生素治疗7天后发热仍不退;6 g* K0 [; {* ?- O! n" J
(6)用萘普生后发热可迅速而完全消退。! P7 W( t& k3 s; d
3 o7 M2 s6 k9 p, O7 X+ Z9 Z' B
5. 放疗、化疗后发热+ z( h& f9 b/ s
显著特点就是均有近期治疗史,放疗、化疗后容易造成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容易合并感染,放疗同时存在射线组织损伤,应激性炎症等。
! q9 \7 a' c' t; X% \) K: W9 k, e, V) s
% f/ s8 _. |5 V6 Z# |' j+ E+ s三、肿瘤患者发热后如何处理? 6 w7 J* ]1 o4 H+ l5 S5 ?2 J! i
1. 药物热
4 ^7 d; ^* B d' a% s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停药后24小时内热会自行消退。一般处理方法是多饮水,停掉可疑药物,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常规退热药。
s( \# ^! _# k8 C! s; R2 W( k. B% {! W4 w, v2 E1 a) \% m
2. 放疗、化疗后的发热7 M9 d& d1 M# H2 d
多数合并感染,而且往往感染较为复杂。据报道,在感染的患者中约40%有菌血症;35%发热由细菌引起但无菌血症; 还有15%由霉菌或者其他真菌感染引起。所以这类患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
0 U s- {: O. y% ? L! f. M7 B4 c2 R# h! t' ~% Z. ^
3. 肿瘤性发热/ n4 D) Q; e0 v% ~7 ^, F7 {
几乎常为间隙性,发热可达数月。各种退热药如阿斯匹林及扑热息痛对肿瘤性发热无明显退热作用, 非类固醇性抗炎药如消炎痛、萘普生对肿瘤性发热有效。
5 @5 r2 z/ F2 q' u9 ~$ o0 H5 L; C9 b# |( O$ n4 S- Z$ e9 \5 c' h
4. 肿瘤患者普通“头痛脑热”4 i7 E& @# x2 R0 D$ ~5 J
就是通常说的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用担心,多休息,多饮水,或者吃点抗感冒药就能好转。% Y; k6 ^& A |) _2 T3 \& O) L
$ ]$ t: I# r4 F1 o- s四、肿瘤患者发热应该警惕什么?
, L. w0 p8 y+ s3 g5 h5 x0 [1. 白细胞减少性感染& V5 _: Y+ h* n9 \5 |) k0 W
最近一个月内接受过放疗、化疗或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且存在白细胞下降情况。
]$ @. Y O, H( O5 {9 s) Z9 Y3 }如出现持续高热,应该警惕粒缺性感染,这种疾病预后凶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和恰当的护理,可能会因为感染性休克死亡。
* K: E+ S2 F' C# |. C+ W5 R* B2 T! R
2. 导管相关性感染$ L0 l* g# `# @* f/ F, K
患者身体留置各种导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PICC置管、导尿管、腹腔腹水引流管、胸腔胸水引流管、胆汁引流管、胃管),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的情况,应该想到可能存在“管子感染”的情况,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比较严重的,处理不好会形成菌血症,甚至败血症。这种情况需至医院拔管,并行对症处理。
3 M% B9 C W* o) }' Q5 {
, E( H7 a% G p) E, ]9 g3. 肿瘤患者持续高热# c, r! J6 o# s4 m4 q
伴有胸痛,严重腹泻,单侧肢体水肿,意识障碍需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应该警惕合并肺梗死、伪膜性肠炎、深静脉血栓、颅内转移性肿瘤等常常出现持续高热,这些情况预后凶险,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否则会直接危及生命。 h. d) Y3 M( R% k0 ?
- M" A, Y9 Z: k* Y五、肿瘤患者如何抵抗发热? & z& B% S. {! t
抗癌治疗期间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也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如帮助维持肌肉力量和骨骼的硬度,改善体力、减少压力、治疗抑郁、缓解便秘等。此外,肿瘤患者需要补充最佳营养元素,才能维持身体健康与良好功能状态。
# l' j! W" m1 o; p, w2 ]
# F/ o+ O* x# D: G# k2 Y如果病友吃饭困难较大,进食过少超过7-10天,预计不能进食超过7天,病友可能需要营养支持来维持或改善营养状况,营养支持的途径包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Y; j6 G0 I" q! Y' \/ b3 o
0 \, T8 x# F, D5 h; E; {
如对于食道水肿等原因导致吞咽困难的病友,可以把食物用搅拌机制成匀浆膳口服,也可以口服或管饲一些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营养。0 k* e* v8 U) _0 D9 u" W6 e7 Y8 F
3 Y7 [! ?: f1 L2 S* b. r2 [
如果肠道功能严重障碍,如完全肠梗阻、重度腹泻、消化道出血病友则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营养。3 S( r: e' f! G# A( Q4 O4 k7 _
1 R8 a& U$ e. b1 y对于轻度进食不足的患者,可以选择高热量-高蛋白的肠内营养制剂作为加餐食品,对于尽快改善营养状况效果很快。 |
|
|
|
共2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21-10-30 15:09
累计签到:13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3]与爱熟人
尚未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