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天2022年高考第一天,家里没有了高考生我依然穿上旗袍,自己给自己加戏,加点仪式感。我两个堂侄,还有几个朋友的孩子都参加考试,为他们加油。! q8 a7 j6 L9 ]
9 \, K* a$ n9 ~( E y1 a
我同事今天要巡考,她说去今天去巡考的全穿红衣服,她昨天特意去买没买到合适的,我把我的大红衬衣借给了她,希望红红火火好兆头好运气。希望今年我们这个四川小县城能出一个清北生。大部分人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之一有多少清北生,但清北学子确实凤毛麟角,不仅只看智商,心理素质,还得加上那么一丢丢的运气。
; a: I. v: i+ {3 q$ \! P) ~
. j9 T1 G5 h/ {2 R+ {( o' x0 I: ?' X我们这里近十年没有清北生了。最辉煌的年代是九十年代,那时候每年都有考上清北的。我小学同学有一个考上北大,我的初恋96年考上清华,他们一个班当年5人上清北,老师成为我们县的传奇。
' O+ R, o U" D. t# Z
5 F) s1 h! t: ^4 O7 h3 P. Y& `从2010年起优质生源和优质老师逐年流失,清北生就几乎没有了。几年前一个女孩成绩上了清北录取线,教育局拿出丰厚的奖励也没能阻挡女孩放弃清北选择了川大的口腔专业,如此有主见的女孩现在应该也发展得不错。: a, J0 F* ?% a" o! k" i
' o7 }$ e' S) x; j* m# G
前年的理科状元预估能上清北线,查到分数后学校放鞭炮庆祝,最后却没达到清北录取线,走了浙大。去年终于有一个男孩被清华提前一批录取了,嫌弃专业不好,到外市去复读了。让我实在想不通,原来还有这么多人不只看学校的金字招牌。/ J8 L2 }( W- @) G* n {$ t
/ q6 n' D8 k! c; {4 U% o; y) i教育上的马太效应很明显,强者越强,弱者更弱,教育资源均衡几乎是达不到的。做个数据对比,我们县城近十年没一个清北生,我孩子读的重庆八中每年有三四十个清北生,一本率达90%以上,而县城中学特别是文科生一年上一本的不超过5人。重点学校要掐尖,学生和家长也会挤破头去名校。头马的速度决定群马的速度,马儿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奔跑撞线的过程中。6 p! G& e5 ?8 Q: U% X
3 e- @/ t' v. K, ]0 U4 m. l0 W
6 D* `, B6 F p, S: ^1 A& q
! R+ w% H8 g! Y8 y+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