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GFR突变
网上找到的文章,参考!原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4)00379-6/abstract这是我看完后的看法:对EGFR19且免疫阴性患者,ABCP方案基本无效!
赵怡*,何莹*,王伟*,蔡琪*,葛帆*,陈子生*,郑建奇,张媛,邓宏生,陈莹,劳申,梁恒瑞,梁文华†,何建行†
摘要
背景
对于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治疗的临床获益仍存在争议。我们旨在回顾文献,全面研究该人群中各种基于ICI的治疗策略的个体和比较临床结局。
方法
在这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中,我们采用了单臂、两两和网状荟萃分析方法。我们从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1月31日,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以及相关国际会议论文集,无语言限制,以确定评估基于ICI的治疗用于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的合格临床试验。符合条件的研究为已发表和未发表的1、2或3期临床试验,招募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这些患者在至少接受一种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且研究评估了基于ICI的治疗策略对至少一种感兴趣的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期。本研究方案已在PROSPERO注册,注册号为CRD42021292626。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项单臂试验和15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2886名参与者和7种基于ICI的治疗策略(ICI单药治疗、ICI联合化疗、ICI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ICI联合抗血管生成和化疗、双ICI联合治疗、双ICI联合化疗以及ICI联合EGFR-TKI)。其中3种策略——ICI单药治疗、ICI-antiangio-chemo和ICI-chemo,在纳入的研究中有足够的数据进行两两荟萃分析。两两荟萃分析显示,与化疗相比,ICI单药治疗导致无进展生存期更短(风险比1.73,I^{2}=0\%),而ICI-antiangio-chemo(HR 0.54,I^{2}=0\%)和ICI-chemo(HR 0.77,I^{2}=0\%)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网状荟萃分析表明,ICI-antiangio-chemo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最佳,与ICI-chemo(HR 0.71)、ICI单药治疗(HR 0.30)以及包括抗血管生成化疗(HR 0.76)和单纯化疗(HR 0.54)在内的非ICI治疗策略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网状荟萃分析还显示,与ICI-chemo和化疗相比,ICI-antiangio-chemo发生任何级别和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
解读
对于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ICI-antiangio-chemo被确定为最佳治疗选择。该治疗的毒性是可接受的,但需要密切关注。ICI-chemo的疗效明显优于标准护理化疗。这些发现明确了基于ICI的治疗策略在这一难治人群中的作用,可能对近期的指南起到补充作用。
资助
无。
引言
大约40-50%的东亚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和10-20%的白人NSCLC患者携带EGFR突变。对于这些患者,各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包括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第一代)、阿法替尼和达可替尼(第二代)以及奥希替尼(第三代),已被确立为一线治疗方案。尽管第三代EGFR-TKIs对携带Thr790Met突变的患者有效,这些患者在接受早期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且该突变在50%以上的患者中出现,但由于其他耐药因素,如MET扩增,几乎所有有反应的患者最终都会出现获得性耐药。因此,对于经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寻找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法仍然是一个挑战。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针对PD-1、PD-L1或CTLA-4检查点蛋白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经第三代EGFR-TKIs或早期EGFR-TKIs治疗后无Thr790Met突变的患者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然而,ICI单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疗效不佳,基于ICI的联合治疗结果也不一致。例如,在ORIENT-31研究中,ICI联合化疗(ICI-chemo)与化疗相比,无进展生存期显著改善(风险比0.72,p=0.016),在KEYNOTE-789研究中也是如此(HR 0.80,p=0.012),但在CheckMate 722研究中却未显示出优势(HR 0.75,p=0.053)。ICI联合抗血管生成和化疗(ICI-antiangio-chemo)在ORIENT-31和IMpower150研究中始终显示出比非ICI治疗更令人鼓舞的结果。然而,由于在随机对照试验中缺乏与其他基于ICI的联合治疗的直接比较,ICI-antiangio-chemo治疗的抗肿瘤活性尚未得到确凿证实。
研究背景
本研究之前的证据
在晚期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持久获益因不可避免的获得性耐药的发展而受限。先前的证据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作为EGFR-TKI耐药患者的挽救治疗效果不佳。针对PD-1、PD-L1或CTLA-4检查点蛋白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发展,引发了对其在经第三代EGFR-TKIs或早期EGFR-TKIs治疗后无Thr790Met突变的患者中作用的更多研究。然而,ICI单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疗效不足,基于ICI的联合治疗结果也不一致。
本研究的附加价值
据我们所知,本研究首次总结了所有基于ICI的治疗策略,包括ICI单药治疗及其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治疗,用于经EGFR-TKIs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这一人群,与单纯标准护理化疗相比,ICI联合化疗可改善治疗结局。在ICI-化疗联合方案中加入抗血管生成治疗进一步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然而,这种治疗方法毒性增加,导致的不良事件比化疗或ICI联合化疗更多,应谨慎考虑。亚组分析强调了根据PD-L1表达水平、EGFR突变类型和Thr790Met突变状态,个性化应用这些基于ICI的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现有证据的意义
我们的研究明确了基于ICI的治疗策略在经EGFR-TKIs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中的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决策过程,并对这一难治人群的近期治疗指南起到补充作用。在这一难治人群中,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可靠的疗效生物标志物来指导基于ICI的治疗的使用,因为具有不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个体可能对治疗有不同的反应。例如,ORIENT-31研究表明,Thr790Met阴性的患者从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中获得的无进展生存期益处比Thr790Met阳性的患者更大,携带Leu858Arg突变的患者比携带外显子19缺失的患者获益更多。因此,开发准确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指导选择可能从EGFR-TKIs治疗进展后基于ICI的治疗中获益的个体至关重要。
我们进行这项单臂、两两和网状荟萃分析,以研究基于ICI的联合治疗策略的个体和比较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其疗效生物标志物,这对于临床医生为经EGFR-TKIs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做出最佳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方法
检索策略和选择标准
我们按照PRISMA指南,对基于ICI的治疗策略用于经EGFR-TKIs治疗后进展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的临床试验进行了系统评价、荟萃分析和网状荟萃分析(附录第2-5页)。该评价方案已在PROSPERO前瞻性注册,注册号为CRD42021292626。
我们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和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从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1月31日的临床试验,检索词包括“NSCLC”“EGFR”“immunotherapy”“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PD-1”“PD-L1”和“CTLA-4”(全称和缩写,附录第6-7页)。我们还回顾了2019年至2024年主要国际会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世界肺癌大会和欧洲肺癌大会)的摘要和报告,并查阅了近期相关综述和荟萃分析的参考文献列表,以确保全面检索文献。
符合以下条件的研究被认为是合格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1、2或3期临床试验;试验招募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III期、IV期或复发)EGFR突变NSCLC患者,这些患者在至少接受一种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试验评估基于ICI的治疗策略对至少一种感兴趣的临床结局的影响,包括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以及任何级别或严重级别(≥3级)的不良事件。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被排除。其他排除标准包括:将EGFR突变患者与其他基因异常(如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或未确认基因异常的患者分组,但未提供每种特定基因异常患者的单独结局数据的试验;以及招募之前接受过ICI治疗的患者的试验。
我们提取了包括研究特征(研究识别号、阶段状态、发表年份和样本量)、人口统计学信息(性别、年龄、种族和吸烟状况)、治疗方法和结局(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HR及其相应的95%置信区间,以及客观缓解、疾病控制和任何级别或严重级别不良事件的患者人数)的数据。我们优先选择基于意向性分析原则,由盲法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的数据,以及同一试验不同随访时间的多个报告中的最新数据。如果研究中存在缺失数据,我们会查看补充材料,必要时联系相应作者。我们独立进行文献检索(赵怡、何莹和陈子生)和数据提取(王伟和葛帆)。如有任何分歧,将与资深研究员(梁文华)讨论解决。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R软件(版本4.3.2)进行,我们使用meta包进行单臂(metaprop函数)和两两(metagen和metabin函数)荟萃分析,使用gemtc包进行网状荟萃分析。分析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期,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总生存期、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以及任何级别和严重级别不良事件(附录第1页)。使用两种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用于无随机化的单臂临床试验的非随机研究方法学指数工具,以及用于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附录第8-9页)。进行单臂荟萃分析,以计算所有报告这些结局的合格试验中,每种治疗策略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以及任何级别和严重级别不良事件的风险。进行两两荟萃分析,用于涉及两个或更多随机对照试验的头对头比较。计算生存结局(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风险比(HRs)和二元结局(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以及任何级别和严重级别不良事件)的优势比(ORs)及其95%置信区间。对于单臂和两两荟萃分析,通过I^{2}统计量和Q检验评估异质性(附录第1页)。当统计异质性较大(I^{2}>50\%或Q检验p
页:
[1]